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国标代码12753,在川招生代码5157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绵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现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学校起源于1933年创办的江苏省立宿迁玻璃科职业学校,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绵阳工业学校、绵阳机电工业学校三校合并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绵阳水利电力学校部分专业并入学校。建校以来,学校秉持“诚信为基、能力为本、创新为魂、特色为翼”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治校方略,始终依托和对接科技城建设和区域行业,以社会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大力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占地700余亩,校舍面积近30万平方米,资产总额达到6.3亿元,其中教学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数量12958台(件)、总值12498.8万元。学校以工科为主体,设材料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人文科学系、艺术系等八个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培训学院两个二级学院,设有高职专业55个,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13个大类、30个专业领域,其中国家示范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5个、实训基地项目2个;四川省重点建设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现有在校高职学生11000余人。
师资力量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职工760余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2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150余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高职教育水平评估专家1人、教育部建材职教教学指委会成员2人,绵阳市科技专家库成员近4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博硕士学位的12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团队比例达到80%;兼职教师达到40%,2名专业教师获全国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省级教学名师(1人):肖争鸣
四川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游洪建机械加工技能大师工作室
教学建设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国家示范建设专业项目5个、省级精品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
国家示范建设专业(5个):材料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建筑工程管理、旅游管理
省级精品建设专业(1个):材料工程技术
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水泥工艺技术、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编程
省级精品课程(13门):水泥工艺技术、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电视及维修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水泥煅烧技术、机械制图、建筑制造、推销实务与技巧、包装设计、EDA技术、水泥生料制备、基于C#的Windows程序设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基于“需求定向+能力本位”的高职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基地建设
学校先后被列为四川省劳务开发培训基地、四川省农村青年转移培训基地、绵阳国家科技城职业技能鉴定基地、绵阳市农村劳务开发培训基地、绵阳市创业培训示范基地、绵阳市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并与四川长虹集团合作建立了家用电器师资培训基地。
校徽
校徽设计采用了火焰、手掌等形象元素,是校训的生动化体现。
校徽圆形边缘以中英文标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便于识别、记忆和交流。
校徽中心下方注明学校创建于1933年,表明学校的办学历史。
校训
求实,重德,创新,精业
求实:讲求实际。 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
重德:以品德为重。 汉 阮瑀 《吊伯夷文》:“东海让国,西山食薇,重德轻身,隐景潜晖。”
创新: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精业:精通业务,在自己从事的行业内兢兢业业。
文章标题:绵阳职业技术学院2019招生简介
本文地址:http://www.cdtlxx.com/xuexiao/zhaoshengjianzhang/13795.html丨转载请注明出处